从浪漫曲到法国香颂的咏叹夜
文稿:NikkiZhang
图片/视频素材:李颖
02:59
年7月30日晚,音乐会「那时的巴黎」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圆满落幕。此次音乐会以巴黎为主题,“爱情”为主线。音乐会现场除了歌唱家李颖的歌声和钢琴家岳鹏琴声外,舞台后更是设置了一个LED屏,播放着法国旅游局提供的影像来配合每一首歌曲的内容以及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赵岭,乙清精心录制的法语诗歌旁白。为观众展现了更加立体而丰满的表演,营造了听觉,视觉的双重体验。
音乐会以去巴黎旅行(VoyageàParis)与爱的旅途(LesCheminsdeLamour)两首歌作为开场,为观众讲述着一个小女孩孤身一人背着行囊,远渡重洋来到巴黎寻找“爱”的故事。而这恰恰也是歌唱家李颖自身的写照,旅法十年,李颖年少时期只身前往法国,追寻自己与“音乐”爱情,向观众诉说着巴黎初印象。
然后音乐会进入到章节——法语艺术歌曲黄金年代。李颖分别演唱了福雷,圣桑,德彪西,迪帕克,哈恩,萨蒂,六位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作为卡米尔·圣桑逝世一百周年。音乐会也特意选取了圣桑的名曲骷髅之舞(DanseMaabre)来纪念这位不遗余力提携后辈,对法国现代音乐影响深远的高产作曲家。在歌唱家李颖演唱完迪帕克的罗莎蒙德的庄园(LemanoirdeRosemonde)后,音乐会迎来了中场休息。从音乐会的选曲便可感受到艺术家与团队的用心良苦。中场休息前的歌曲分别讲述着在寻爱旅途中的艰难,不断受挫,不断碰壁,但也从未回头。中场休息的歌曲便是哈恩和萨迪的歌曲,讲述着市井中现世的故事,拉近着观众与音乐的距离。
最后,在音乐会巴黎香颂的经典回忆这一章节,李颖以法语版夜来香(Primevère),爱的颂歌(HymneàlAmour),我不后悔(Non,JeNeRegretteRien)这三首歌做结,为音乐会画上了的句号。
03:05
演出谢幕之时,法国旅游局局长特意走到舞台前激动地握着艺术家李颖的手,并特意用中文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那时的巴黎」是青年艺术家李颖和岳鹏以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为目的而策划的演出项目。该项目同时也被纳入年“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中法文化之春”是中国境内第一外国艺术和法国境外的法国艺术节,今年已是第15届。「那时的巴黎」作为“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表演艺术板块中的重头戏节目,也作为一个纯演唱法语歌曲的音乐会,期间没有一位观众提前离场。或许存在着语言的壁垒,但歌声却足以打破这些障碍,传递着令人动容的情感。
演出结束后,小编联系到了本场音乐会的歌唱家李颖,并对她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访谈。
这场音乐会从筹备到结束,您现在的心情如何?您自己如何评价这场音乐会?
-其实在筹备这场音乐会的时候我的心情复杂而彷徨的,尤其是音乐会开始前倒计时10天的时候。在演出之前,作为一个歌唱家我应该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因为观众其实会从歌声中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状态和内心的情绪。但那个时候河南爆出了水灾的问题。我在家提心吊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