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代ldquo歌后rdquo李香 [复制链接]

1#

李香兰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女歌手和电影演员。她出生于奉天省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本名山口淑子,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歌星。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夜来香》,其后成为与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吴莺音、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

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年遣送回日本,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而后告别舞台转而从*。年当选参议院议员。

一、故国不了情

李香兰有两个母亲——一个日本,一个中国;她称日本为祖国,中国为故国。李香兰有一颗心——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

年2月29日,李香兰含泪挥别上海乘船返归日本。那天,“港口的上空布满了通红的晚霞。在那浓密的晚霞的陪衬下,一幢幢高楼大厦黑乎乎地耸在对岸上。就在这时,收音机响起了上海电台播送的音乐。我的手紧紧地握着甲板的扶手,全身颤抖了起来——那旋律正是我唱的《夜来香》。这该是命运之神眷顾我特意给我演奏了这个‘惜别之歌’吧!”夜来香迎来了李香兰,夜来香又送走了李香兰——李香兰像一朵吹落的白兰,随风飘逝了……

年8月1日,李香兰回到了上海。这位当年“满映”的领衔女明星,红遍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创造了“七圈半事件”(她在东京举办独唱音乐会时,听众竟然排成一条长龙绕转日本剧场七圈半)的女歌手,战后辗转*治舞台,成为国会议员和外交委员会委员长的女*治家。她在阔别四十七年后又重新来到上海,便是为了寻找那散发着夜来香香气的半颗中国心!

8月2日,李香兰来上海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大光明电影院。因为,那是夜来香盛开的地方——四十七年前,以她唱红的名曲《夜来香》为主题的“李香兰女士歌唱会”,就是在这举行的。

《夜来香》——它是李香兰的青春之歌、惜别之歌和重逢之歌。

李香兰是第一个演唱并唱红《夜来香》的歌手。这首歌的作者——八十五岁的黎锦光先生回忆:“年秋,有一天,我正在唱片厂录制京剧名旦黄桂秋的节目。那天天气非常热,我打开录音间的后门透透空气,外面正好有南风吹来,夹着阵阵花香;远处,还有夜莺在啼叫。我触景生情,涌出了《夜来香》的乐思:‘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凄怆,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芬芳。’曲子谱好后,搁置在工作室桌上的稿纸篓中。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中,陆陆续续地被好几个歌星看到后就随手拿起来哼哼唱唱,她们哼唱后都觉得音域太宽,不好上口;周璇也看到了,她虽说‘蛮好’,可是也没有提出来要唱。有一天,李香兰来录《卖糖歌》,录好后就在我工作室里休息,也顺手翻翻篓子里的作品,当看到《夜来香》后,就坐在椅子上哼唱了好几遍,越哼越响,越唱越喜欢,最后她提出要灌录这首歌的唱片。唱片出版后,非常流行,当时在上海的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提议将这首歌作为主题,改编成一首交响乐伴奏的幻想曲;为了使乐曲更为丰满,其中还糅进了另一首《夜来香》的素材——年严工上作曲、胡蝶演唱的电影《夜来香》的主题歌:‘卖夜来香,卖夜来香;(卖夜来香啊!)花儿好,白又香,花香没有好多时光;人怕老,珠怕黄,花儿也怕不久长。爱花的人儿快来买,莫待明朝花不香;买花费不了你多少钱,卖花女也好养爹娘,卖夜来香,卖夜来香!(卖夜来香啊!)’这首《夜来香幻想曲》在李香兰独唱音乐会上演出时非常成功,是整个音乐会的高潮,也是李香兰歌艺的高潮!”李香兰本人也曾非常兴奋地描述那次演出:“当帷幕升起时,我在幕后拖着长音唱出‘夜——来——香’和一段花腔。接着,指挥棒下倾泻出音乐的前奏和‘慢伦巴’的节奏,然后,我才出场,观众席里一片欢呼。在唱到胡蝶那首《夜来香》时,我要求乐队用二胡伴奏,以突出它的小调风格——那首《夜来香》是我从小就爱唱的。当我叫卖‘谁买夜来香啊?’时,观众跑到台上说‘我买我买’。音乐会一连开了六场,到最后一场时,周璇、白光、白虹、姚莉都上台献花,我在返场重唱时,将她们的歌全唱了……”

8月2日下午,李香兰寻访虹口旧居,找到了一家当年日侨住过的地方。她看到房间里有一架钢琴,就问房东老太太:“会唱《夜来香》吗?”老太太没有听懂她的北京话。这时,三楼的一对老夫妻闻声下楼:“谁呀?”“您老听到过李香兰这个名字吗?”“当然,当然!”“就是我呀!”“啊——”于是,大家手拉手齐唱《夜来香》,然后将客人送出弄堂。

李香兰到了上海电影文艺沙龙,见到了两位多次访问过日本的中国艺术家:秦怡和白桦。秦怡是十年前随同全国*协代表团访日时见到李香兰的。她那时正负责处理日本在华的遗孤问题;白桦几天后也正要访日。李香兰很欣赏“沙龙”,说日本电影界还没有像这样的场所。她在那儿尝了最爱吃的清蒸鳜鱼、麻婆豆腐和绍兴花雕,最后还和大家一起唱“卡拉OK”——她说,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唱“卡拉OK”;唱的什么呢?就是《夜——来——香》!

8月4日,她来到外滩、外白渡桥和当年居住过的百老汇大厦(即现上海大厦),她要多看看黄浦江,多看看上海!多看看那魂系梦牵的故国、故土、故人……

二、永藏心中的明镜

偶尔翻阅到一篇《纳凉会记》——那是年7月21日新中国报社在上海威阳路2号办的一次纳凉会的报道。李香兰和张爱玲两位“第一流的东亚女明星”和“第一流的中国女作家”是被邀出席的主客。会上,陈文彬先生提及了李香兰的一件轶事:“有一天在国际饭店,我和李小姐在一桌吃饭,不知怎样一来,她的皮夹子落到地上。从包里散出许多杂物。我替她拾了起来。发现一面旧的镜子破了。当时我说。‘镜子破了。按中国的迷信上讲是不大好的。’她怎样说?‘——旧的,破的,我对它有感情。’……”

她,李香兰。就是一位“镜中人”——她从“破镜”中凝望着那反射出的不破的往昔,倾听着感情的涛声。当每次面对者她时。我总觉得她所面对着的并不是我。而是她心中的一面镜子——它给予她无尽的回忆,而她,则在滚滚的时光中,轻轻地重诉着那悠悠情思……

历史的镜子

李香兰曾以现代史教授的身份访问北大、北师大和南开大学,与他们交流现代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然而,她不是“第一流的东亚女明星”吗?她不是曾经身为日本国会议员和外交委员会委员长吗?怎么又成了传授现代史的教育家了呢?!

这是历史的驱使,良心的驱使!“这全是事实呀!”李香兰说。她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目睹了“平顶山事件”中关东*活活打死一个因给游击队带路而被捕的工人的惨烈情景。她——正是日本*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见证人。就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就在日本某些人矢口否认这段罪恶历史的时候,她就在南京——这座万民被害的屠城郑重而又沉痛地宣告:日本应该向中国人民谢罪!此举深受世上正义人士之首肯,却在日本本土上受到右翼的重重压力;可是,她勇敢地挺身而出,在她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一书中,她勇敢地掀开了历史的面纱和历史的疮疤,揭露了日本*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她,作为历史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书中“充满了作者对作为明星李香兰被日本侵华*策所利用的前半生的反省,和作为*治家为和平而献身的挚愿”。(藤原作弥)自传在年问世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年,富士电视台推出了由泽田立靖木主演的、长达五小时的电视剧《再见,李香兰》;以后,又由浅利庆太先生改编为音乐剧《李香兰》,它自年1月在东京的青山剧场首演以来,已经演出了一百八十四场,观众人数超过十八万。世界各报的剧评标题有《给观众以冲击的战争音乐剧》、《李香兰直率地谈论战争的历史》、《日本的音乐剧再现了战争:一个被两个国家分撕的明星的故事》……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高桥雅弘写信给浅利庆太道:“音乐剧《李香兰》不仅告诉我历史上的事件和时代背景,还告诉我战争的事实和给我怎样与邻国——中国一起开拓未来的启示。”现在,李香兰在战争结束四十七年、中日邦交恢复二十周年的今天,又将《李香兰》带到了中国——她的故国。年4月10日,《李香兰》在北京新建的国际剧院首演,剧场的第一批热情的观众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着演员们的歌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

年,李香兰曾在北京随同学到中南海参加为纪念“一二·九”死难同胞举行的默祷会。会上大家纷纷表决心——有的要到南京去找国民*府,有的要去陕北参加红*,还有人表示要留下来战斗到最后一口气。轮到李香兰,她急得气吁吁地说:“我……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因为,对于李香兰来说,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国。现在,祖国和故国要开战了,这对于既爱自己祖国,又爱自己故国的李香兰来说,又能说什么呢?!“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站在城墙上,从外面飞来的是日本炮火,从城墙里面打来的是中国铅丹,不管被哪一方打倒,她都注定要第一个死去……59年过去了,李香兰从历史的明镜中看到过去的步步足迹,她,更坚定地迈向前方……

艺术的镜子

李香兰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曾经创造了“七圈半事件”(当年她在东京举办独唱音乐会时,听众竟然排成一条绕转“日本剧场”七圈半的购票长龙)的辉煌纪录。她的成名曲目就是《夜来香》。

李香兰对《夜来香》情有独钟。是她,当年从百代唱片公司的稿纸篓里发现了这支被丢弃的歌曲(因为好几个歌星哼唱后都觉得音域太宽,不易上口);是她,将这支歌唱遍中国、日本和东南亚,成为流行乐坛的一首传世名曲;也是她,几十年来,一直铭记这首歌的作者——黎锦光。年,李香兰和胜利唱片公司、日本广播协会联合邀请黎锦光先生访日。在招待会上,李香兰请服部良一伴奏,亲自以一曲《夜来香》喜迎故友;过了几天,日本音乐家协会设鸡尾酒会欢迎黎先生时,要黎锦光率领众多的“夜来香迷”,边唱边绕场一圈,同时,李香兰和渡边滨子等三四位明星也在台上高歌《夜来香》。——《夜来香》啊《夜来香》,你真是一首友谊之歌,重逢之歌!这次李香兰到上海,又特意会见了黎先生,当她搀扶着老人一步步地走出花园饭店时,迎面又送来一阵醉人的花香……

然而,这就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第二年黎先生就谢世了。可是,那唱不尽的夜来香,将永远散发着它的芳香。

《纳凉会记》曾讲过一件《夜来香》的轶事——当时有人问:“假如李小姐希望在某一部影片中演出,而又请张小姐(注:指张爱玲)来执笔写这个剧本,那么李小姐在这个剧本中,希望担任哪一类角色呢?”李香兰说:“就拿音乐片来做个例子吧。在我举行的歌唱会里,曾唱过新的和旧的《夜来香》歌曲,当时很受人欢迎。曾经有人要编这样一个剧本:有一个老音乐家,编了一个旧的《夜来香》后,他很骄傲,同当时社会合不来,就出走了。过了许多年,他的儿子又编了一个新的《夜来香》。我是预定演那老音乐家儿子的情人,末了我唱这新的《夜来香》,刚巧那流亡的老音乐家也在偷偷地听……我看了剧本后总仿佛里面缺少点什么似的……”缺少点什么?在座的川喜多说:“她想象中的恋爱故事不是普通的,而是波浪式的,不是浅薄的,而是深刻的。”张爱玲接着说,她“不要那种太平凡的、公式化的爱,要‘激情’的”。那么,李香兰是不是有过这么一段不平凡的、激情的爱呢?

镜子中若隐若现出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多次为她谱曲的著名音乐家——陈歌辛。

爱情的镜子

当代著名作曲家,梁祝的曲作者(之一)、“歌仙”陈歌辛的儿子陈钢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记述:

李香兰的名字,一直是沉浮于我忆海中的一枝奇葩——小时候,家里抽屉里有一张张她睁着大大眼睛、露出深深酒窝的题赠给爸爸的照片,而年在“大光明”举行的以《夜来香》为主题的“李香兰女士歌唱会”又是爸爸和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一同指挥的。在那次音乐会中,有两档节目是爸爸的作品——一是《水上》,由《夜》、《黎明》、《小溪》、《湖上》、《渔家女》和专为李香兰写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海燕》几部分组成;二是《中国歌曲三首》——《恨不相逢未嫁时》(爸爸作词)、《我要你》和《不变的心》。爸爸还为她写了《忘忧草》……

过了四十多年,一次李香兰托前驻日大使宋之光和夫人李清带给我她那本才出版不久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她那秀丽挺拔、功底深厚的中文毛笔题字令我惊讶,但同样令我惊讶的是,书中几乎只字未提及爸爸……

之后,当草刈义夫先生(前上海交响乐团负责人)和日本电视台访问上海时,李香兰还特地托电视台到我家录像,并将我的录音讲话带给她。她告诉电视台的记者,当年她差一点嫁给我爸爸。当我问:“那为什么在她的传记中不着一笔?”时,记者笑着说:“李香兰说,最重要的事是不能写在书上的……”

那么,他们之间是不是有过一段不写在书上的恋情呢?……

年李香兰来上海时,我们第一次见了面,她急切地询问爸爸在世时的情况,追忆他们四十七年前深浓的情海。临别时我按捺不住在“能不能告诉我一点当年和爸爸在一起时的情形?”她停顿了一下,哽咽着轻轻地说:“我和你爸爸很好啊……”

老年时的李香兰

这次在东京见面时,她又笑着说:“你爸爸是个美男子,要不是因为有了你妈妈和你们,我就嫁给他了……”她一首一首地回忆着爸爸为她写的歌——《海燕》,那首矫健开朗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是专为俄国帝国大剧院的著名歌剧女演员波多列索夫夫人的女弟子李香兰写的;而《忘忧草》——她似乎有些忘了,她随着我的低哼轻轻地跟唱:“爱人哟,天上疏星零落,有你在身边,我便不知道寂寞。爱人哟,世界已经入梦,有你在身边,我就不觉得空虚。我在泥中默念你的名字,忘去这烦忧的日子。爱人哟,虽然那似水流年无情,有你在梦里我的叶便长青。”我想,这也许就是她的一段不平凡的、有激情的“上海之恋”……(本文选自《玫瑰之恋:“歌仙”陈歌辛之歌东方出版社)

陈歌辛的歌,跨越了空间,消解了时间,汇成一股温暖的流,淌过最柔软的心间。它们至今还如此动人,只因最简单、最纯真,最是初心。老歌藏着故事,旧曲含着温度,有些是诗,有些是民谣,有的热情奔放、潇洒泼辣,有的温婉腼腆、百转千回……

《玫瑰之恋:“歌仙”陈歌辛之歌》有文章有故事,有曲谱有旋律,可读,可唱,可诵,堪称一部律动的民国音乐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