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家披露著名音乐人陈军伍专访全记录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工程 http://m.39.net/pf/a_4302713.html

“我一直很努力的在做,是中国人爱吃的西餐,和外国人爱吃的中餐。”

——独家披露著名音乐人陈*伍专访全记录(上)

8月10日,作为刚刚落幕的合纵集团大型音乐赛事《合纵星势力》总决赛的评委、马来西亚著名音乐人陈*伍老师,接受了深圳电台先锋《文化星空》节目的采访,跟听众和主持人叶丹,分享了合纵星势力比赛评委的心得,以及自己从事华语音乐二十年的犀利观点。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每天9点到10点为您直播的《文化星空》节目。我们今天请来了一位特别嘉宾,他是马来西亚著名音乐人,制作人,编曲人陈*伍老师。陈老师你好!

陈*伍:主持人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信息发展的年代,也有很多平台为他们的梦想提供了很好的舞台。那么您在圈内见过也合作过的艺人非常多,我想教陈老师,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为什么有些歌能红成那样?比如有些歌很草根,没有经过专业的制作和训练,特别土,却受到热捧,那么您作为专业的音乐人,对于音乐风格是不是有自己的标准和喜好?

陈*伍:我说的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是我自己的体会和分享,每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我觉得没必要把音乐弄得太学术,音乐来自于生活。我们看很多原住民,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他们并不一定拥有很厉害的乐理知识,或很高的学历。能在市场很火的歌,最主要是做到了歌曲的真诚度,而且有自己的受众体。至于土或者不土,那是不同年龄层对于音乐的喜好。而且歌词很重要,歌词的语言和语法,是针对哪个年龄层,这样才会引起这部分受众的共鸣。任何音乐,都没必要分得太清楚,每种音乐都有自己的价值。

主持人:您在乐坛有一定的经验,也算是阅人无数,对于现在追逐梦想的年轻人,特别是华语演唱这方面,您有没有特别的忠告?

陈*伍:接下来我说的也仅代表我个人看法,我感觉近年来的比赛,观众和主办方的侧重点越来越偏重技巧,好声音无形中变成了好体力。大家通过现在的选秀节目学到了很多好的部分,比如知道了好的声音需要有辨识度,但是如果过于强调铁肺,那么那就无形变成好身体好体力。在上一周的合纵星势力总决赛现场,我一直在强调,歌手要做到传达信息。所有好听的歌曲,歌者都要清楚自己的立场,消化歌曲内容后,发自内心的传递给听众,这样完善的呈现出来,就会自然引起大家的共鸣。

主持人:陈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做“走心”,就是不管演唱技巧是否成熟,不管是否经过专业音乐学府的打造,首先要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才是用什么方式去表达。

陈*伍:对,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现在的华语音乐市场,大家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状态,如何理解?

陈*伍:这个还是比较正常。我经常会跟圈内的朋友,或者圈外喜欢音乐的朋友,探讨一个话题。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华人,会喜欢日本,韩国或者美国等国家的外文歌,这里我指的华人包括新马港台甚至美国的华裔人士。那么有多少外国人喜欢华语歌曲?我觉得大家可以一起来思考一下。我所知道邓丽君时代,曾经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后来就少之又少。那么思考之后,我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华人受中国传统教育,保留很多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做音乐会不知不觉过分小心,过于追求完美。就比如我普通话不好,但跟你说话,如果我一定要小心翼翼,咬文嚼字,要求自己字正腔圆,那么你听起来会觉得很累,也觉得我不够真诚。歌唱技巧的部分,我觉得可以后天再加强训练,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你刚提到的“走心”。

主持人:那么在内容和形式上,内容是很重要的。您刚提到,我们在很多时候对自己完美的要求,那么很有可能打造完美的过程中,你已经被人超越了。有时候大跨步的往前走,也许才能抓住机会。

陈*伍:是的。

主持人: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明星都转瞬即逝,不像以前的年代很多经典作品经过几十年保留至今。那么对于这个佳作寥寥的年代,您作为资深的音乐人制作人编曲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伍:我觉得在中文歌坛,这是个发展的必经过程,可以检验我们的音乐人和公司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曾经在几年前,在手机彩玲业务很火的时候,曾经听朋友说音乐是快消品,对于这个说法我绝对不赞成。

主持人:为什么?

陈*伍:很多人说音乐是一种艺术,艺术来自生活。如果你把它当作消费品,那么你就不够真诚,这又回到我们最初提到的那个话题。如果业者,唱片公司过于追求效率,在词曲创作及制作部分,就会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够完美。但这里说的完美,跟之前提到的没有瑕疵的技术完美不同,而是是否消化歌曲内容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主持人:聊了这么多行业动态,那您最近在忙什么?

陈*伍:我近几年在做自己的音乐公司和音乐产品,也一直不断在国内发掘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进行合作。但这个跟找老婆一样,可遇不可求,理念是否接近是很重要的。用比较通俗的理解就是,是否我们的作品是否老外能接受?我几年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一句话,也是我的一句名言。“我一直很努力的在做中国人爱吃的西餐,外国人爱吃的中餐。”我如果给中国人吃地道的西餐,可能会觉得太油腻。给外国人吃地道的川菜,外国人可能也吃不惯,所以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懂得改良。

主持人:有没有具体案例跟大家分享?

陈*伍:成功的案例就是一位曾经来自荷兰的爵士歌手罗拉·费琪(LauraFygi),2年前我们曾合作过她的翻唱专辑,收录了很多大家熟悉的中文歌曲包括《情人的眼泪》,《夜来香》,《大海啊故乡》等等,有翻译成英文的,法语的,也有翻译成中文的。对于外国人来说,演唱中文是很困难的,那她也很用功,每句中文歌词都用拼音做了注解,另外我们法语歌词的填词人,也是在看过中文歌词进行消化后,再根据歌词原意重新填的法语歌词。

主持人:陈老师您知道吗,十几年前我为了看罗拉·费琪的演唱会,特地飞到上海,当时记得她演唱中文歌时,全场沸腾,所以我特别能体会您说的世界和国际化的融合,一定要有人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陈*伍:是的,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陈*伍老师工作照)

更多陈*伍老师访问的犀利观点,请期待小星星整理报道的——

“我一直很努力的在做,是中国人爱吃的西餐,和外国人爱吃的中餐。”

——独家披露著名音乐人陈*伍专访全记录(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