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道面临失传的传统美食,我赌10包辣 [复制链接]

1#

7道“面临失传”的传统美食,我赌10包辣条,全吃过的没几个。第一道:银丝卷。是京津地区的传统美食,经常作为宴会点心。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面肥、白糖等,做法简单,老少皆宜。入口柔和香甜,软绵油润,余味无穷。

道:铁锅蛋。铁锅蛋是河南名菜,属豫菜系。鲁迅先生邀胡风及耳耶夫妇夜饭梁园吃的就是这道菜。这道菜的妙处在于铁锅保温,上了桌还有滋滋响的滚沸声,这道理同于所谓的“铁板烧”,而保温之久犹过之。

第三道:江南百花鸡。江南百花鸡是道濒临失传的古法名菜,此菜口感香浓嫩滑,而且不油腻。江南百花鸡原为广州文园酒家的招牌菜。江南百花鸡的由来是装盘时以江南名花夜来香或白菊花伴边,称之为“百花鸡”。

第四道:油粉饭。油粉饭学名应该叫粉浆饭,只有在襄汾才叫油粉饭。襄汾的油粉饭以汾城的最为正宗。油粉饭可以说是襄汾家常便饭。油粉饭鲜中溢酸,酸中含咸,入口滑爽,营养丰富。

第五道:青鱼秃肺。青鱼秃肺是上海的传统美食。民国初期,上海杨庆和银楼老板的儿子杨宝宝,常在老正兴菜馆就餐,他特别喜爱该店制作的青鱼菜肴。有一次他对该店厨师提出说:“青鱼肉鲜美绝嫩确实好吃,青鱼鱼肝既然能制贵重补品药物,能否将它制做菜肴?”不久饭店厨师便取用约4公斤重青鱼的鱼肝,经反复洗净后,加上笋片、葱姜、黄酒、酱油、糖等调味相配,制成了菜肴,名为青鱼秃肺。

第六道:无骨蛇筒。蛇筒以椒盐形式来做,极其香口。蛇皮有点韧,表层咸香,咬下去后,里面的肉却很爽滑,一韧一滑,外咸里鲜,形成鲜明的对比,风味十分突出。无骨蛇筒费工夫,所以现在大多餐厅不做了。

第七道:宋楼火烧。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创制于清朝中叶。清同治四年()曾作贡品晋献京师,颇得后妃青睐。

光绪二十五年()夏,贡献光绪帝及西太后,曾得赏银50两。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为原料制成。每个折六层,层层刷涂香油,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香酥可口,每只重量仅七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