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由而率真的女性,只能心硬吗澎湃在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30313/13358721.html
                            

“如果在这一打谷场的麦子里游一次泳

一定会洗掉身上的细枝末节

和抒情里所有的形容词

怕只怕我并不坚硬的骨头

承受不起这样的金黄色”

——《打谷场的麦子》

文:李皮皮

编辑:文琪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前不久在深影国际影城,有一场《摇摇晃晃的人间》的放映会,一部关于余秀华的纪录片。导演范俭参与映后交流。

“麦子黄了,先是我家的,再是横店的,然后是江汉平原的。”(大意)

大片的麦田,金黄的麦田,让人想起海子的诗句。

余秀华,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女性,因为她的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论是“诗人”还是“残疾人”,这些称谓都弱化了她作为“人”而存在的事实。她经历困境,陷入争吵,做出选择,就像每个平凡生活的普通人一样。我不想用特定的视角去“凝视”她,不过,有些时候,我可能也在评判。

一开始,我不想写这篇影评,归根结底,这是对她的消费。可是,另一方面,我不希望她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钱对她来说十分重要。

经济独立使她终于迈出离婚的脚步,完成了多年的心愿。离婚,是这部纪录片的一大主题。争执,困境,她的生活就像画面中被困在荷叶里的鱼,就像秋末池塘里枯败的残荷。这两个画面使我印象深刻。

人际的冲突,也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特点。我想,这部纪录片中的冲突是显化的、激烈的、多维的。余秀华与母亲的冲突,与前夫的冲突,以及与自己的冲突,都在嘶吼与泪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像所有人评价她的那样,余秀华是自由与率真的,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她也是幼稚与单纯的。四十岁的她,依然像一个孩子。这亦褒亦贬,因为她的幼稚也在伤害着她的母亲。在她与母亲的争执中,我看到的是一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女,自我,偏执,不理解母亲真正的心意却坚持自己是对的。母亲不希望她离婚,我的理解是,害怕她无人照顾。可是余秀华却指责母亲为了自己好婆婆的名声。

电影中还有一个片段,让我觉得它的视角很公正。余秀华的前夫与工友喝酒,推杯换盏间,工友给他出谋划策。他们对余秀华的“心硬”作出了批评。可是我知道一件事,失望从来不是漫灌的大水,而是涓涓细流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它慢慢地将你淹没,再把你的心溺死在其中。

余秀华说过,下雨后,土地湿滑,前夫从来没有扶过她,反而会笑话她摔跤。这句话看似平淡,却透露着冰冷的失望。离婚后,丈夫拉着她的手回家,他问,“我对你好吧?”余秀华顿了一下,开心地说,“好。”过去的终究过去,再去深究已经没有意义。

虽然余秀华没有落泪,领到离婚证时看起来很开心,可是她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丝丝遗憾吗?只要是分别,就会不开心。这是我一直相信的一句话。接受曾经同床的人如今陌路,接受所有热情都会变冷漠的事实,接受曾经牵着手的爱人,如今只留下一个消失在白雾中的背影。接受这一切,真的这么容易吗?

余秀华的母亲也常常指责她“心硬”,可是在母亲罹癌后,余秀华说,多希望得病的是自己。余秀华的“心硬”,更像一种压抑过久而爆发的反抗,她要反抗人们的偏见,反抗世俗的枷锁,反抗曾经的自己。她的诗涌动着太多躁动与不安的情绪。

有一个人物在这部纪录片中是缺席的,那就是余秀华的儿子。可能是他在外地上大学不方便,也可能是不希望打扰他的生活。但是作为观众,我忍不住好奇,他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母亲?他会感到自豪还是羞耻,抑或是淡然地看着这一切?我不是局中人,也不宜妄加揣测,只希望他们一家能安静而幸福地生活。

观影中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年在北大举办的读者交流会上,透过镜头,我看到了6年前的自己。当时我站在报告厅的最后面,远远地看着余秀华。今天,透过银幕,我又一次走近了她的生活。

但有一件事我很清楚,我只是观众,不是她的生活的导演。保持距离,保持尊重,希望45岁的余秀华,在人间踉跄行走时,依然可以拥有灿烂的笑容。

“但悲伤总是如此可贵:你确定我的存在

才肯给予慈悲,同情,爱恨和离别

而此刻,夜来香的味道穿过窗棂

门口的虫鸣高高低低。我曾经与多少人遇见过

在没有伴侣的人世里

我是如此丰盈,比一片麦子沉重

但是我只是低着头

接受月光的照耀”

——《日记》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阿那亚驻岛写作正式开启

原标题:《自由而率真的女性,只能“心硬”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